2025 年秋季新学期上阳网,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教学有了新要求,把不少家长都给弄懵了。
以前老师讲 “3 个 2 相加” 的时候,一般 “2×3” 和 “3×2” 这两种算式都会列出来,还着重强调结果是一样的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老师要求学生得清楚掌握乘法算理,得按照 “每份数 × 份数=总数” 这个规则来列算式。
就好比 “3 个 2 相加” ,乘法列式就得是 2×3 ;要是 “2 个 3 相加” ,那乘法列式就得写成 3×2 。
这教学要求一变,有些家长按自己以前上学的经验去辅导孩子,结果反倒被孩子给纠正了。
展开剩余63%有人引用了魏书生的一句话,所谓创新,就是把明白事说糊涂了,然后重说,来发表对此事的看法。
我完全明白他为什么觉得这事被搞复杂了,一开始我也有同感。
在家长看来,“乘法交换律”是天经地义、简单明白的真理。3个2和2个3,结果都是6,为什么非要纠结顺序?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清楚的事。
这种认知习惯的挑战带来的不适感和抵触情绪,是真实且被理解的。
但只知道 2×3=3×2,但不关心每个数字在具体情境中代表的数学意义。这是一种基于“计算器思维”的明白。
“每份是2,有3份,所以总数是 2 × 3”。这培养的是一种“数学家思维”,强调的是数学的精确性和逻辑性。
看似是把水搅浑了,但实际上是在打下更坚实、更清晰的地基。
等孩子到了高年级,开始学 “矩阵”“向量” 这些更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,就知道 a×b 和 b×a 可不是总能随便换位置的(也就是不满足交换律)。
虽说在整数乘法里有交换律,可明白它们本质上的区别,这是很重要的数学素养。
小学阶段进行这种严格训练,那就是在给孩子以后应对更复杂的数学思维打基础、铺道路。
对于教学要求,改过来改过去,看着是折腾,其实内核是教育在不断进步,越来越科学。
现在教育的目标变了,不光要你会算,更得要你懂里面的道理,培养一种叫“数学思维”的东西。这种思维要求精确、严谨。
家长最好的办法,就是别跟老师教的反着来上阳网,也别死抱着“我当年”的经验不放。
发布于:湖北省珺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